当前位置:健康百龄
    中华养生智慧:感悟天年
    2009-09-22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翟双庆,今天非常高兴跟大家在一起来探讨我们共同关心的话题,人如何能够长寿,说我们现在进行养生、保健、防病,目的是什么,目的就是追求长寿,像秦始皇都派人到海上去寻找长生不老的药物,魏晋时代有许多术士,他们干嘛呢,去炼丹,服丹是为什么呢,也是追求一种长寿,追求长生不老,甚至因此有的人因为服丹就死亡了,西游记大家都看过,唐僧师傅带着几个徒弟,到西天去取经,路途是又遥远又艰辛,有许多人想谋害他们,害他们干嘛,就是要吃唐僧肉,吃唐僧肉还是为了追求长生不老,所以我今天在开讲之前,我先向大家提这么几个问题,一个人能不能长生不死,我永远年轻,行不行,第二个问题那么我们说长寿,这个长寿的年龄到底是多少,第三个问题如何才能长寿,有同志也问了,说我比较胖,我这个胖的身体能不能长寿,有人说我睡觉不好,长期睡眠不好能不能长寿,有的人说我爱吃肉,那个人说我爱吃蔬菜,就不喜欢吃肉,我这样能不能长寿,这就是我们如何做才能够长寿,大家都听过彭祖,彭祖活了多大岁数,说彭祖活了800岁,绕尧舜夏商周朝他都经过了,活了800岁,说彭祖现在是世界上最懂得养生的,最长寿的人,包括我们现在祝寿的寿词当中也有这样的语言,说福如王母三千岁,寿比彭祖八百春,但这样问题就来了,这是传说,有没有真正这样的事情,那就是说人活着到底他的寿限有没有极数。
       应该说《黄帝内经》回答了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天年的概念,叫尽终其天年,有提出天年的概念,而且《黄帝内经》当中还有天年这一专篇,篇名就叫做天年来阐述这个问题,那么这个天年指的是人的自然寿命,也是自然界赋予我们人的寿命,也就是人的寿命的极限,那是多大岁数呢,说到这个话之前呢,我们可以再说一下,古人认为人的物种不一样,寿命是不一样的,这个大家也都清楚吧,你看家里有猫、有狗、鸡、鸟,物种不一样,寿命也不一样, 所以庄子就有一段话,叫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说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以五百岁为秋,大椿者以八百岁为春,以八百岁为秋,什么意思,朝菌指的是那些菌类的东西,菌类的植物,不知晦朔,晦是什么呢,是农历的最后一天,朔是什么呢,农历的头一天,也就是说菌类这类的东西活不到一个月,蟪蛄指的是蝉类的东西,它不知春秋,它活不到一年,而冥灵者说的是什么呢,是大的那种龟,说北海当中有那种大的龟, 大的龟就能活的时间比较长,大椿指的是什么呀,指的是那种大的树木,大的龟和大的树木活的期限就非常长,所以称为八百年为一春,以八百年为一秋,提了这么一个问题,也就是说物种不一样,他的寿命也是不一样的。
    那么内经认为这天年到底是多少呢,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百岁,这个认识基本上是和我们现代人的认识是吻合,那么现代人怎么认识呢,说人的寿命应该怎么去预测呢,包括物种的寿命怎么预测呢,一种方法他的生命应该是他生长周期的五到七倍,什么叫生长周期,我们的生长周期基本上是在20到25岁,它的倍数五到七倍,那也就是说人应该能活到100岁,第二种方法是人性成熟期的八至十倍,性成熟期是多长时间呢,说女子称为是二七,二七十四岁的时候来月经,这时候性成熟了,男子是二八十六岁,它的八倍到十倍,也是100多岁,另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根据细胞分裂的次数和分裂的周期,二者相乘就成了他的寿限,我们说鸡,鸡的细胞分裂次数是25次,每次用的周期平均是1.2年,所以我们说鸡最长最长寿限也就是30年。人这个细胞分裂是50次,那么病人周期是2.4年,所以人的寿命周期应该是120年,不过我们说直到目前为止,说人的寿命有多少能够达到这个极限的,恐怕还是少数,我们也可以看看我们的周围,说百岁以上的老人能有多少,恐怕也是很少的,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极限数字,那么每个人的寿命是有长有短,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人的寿命的长短呢。 我们今天就说一下,第一个先天禀赋,什么叫禀赋,禀赋是父母给予子女的这种天资和体质,内经当中有着一句原文,叫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基是指基础,楯是指栏杆,那么禀赋影响生命,我们说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就是祖辈,说祖辈家族这一块有没有长寿的这么一种机制,前苏联有人进行过调查,其中对五千个家庭进行调查,在80岁到84岁的人群当中,说有家族长寿史的占多少呢,占52%,而在105岁以上人群中去进行调查呢,说这个家族具有长寿史的占71%,揭示了一个遗传因素对人的寿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那么禀赋影响寿命的第二个方面,就是我刚才提到的父母,说这个子女的寿夭取决于父母,父母是天地之元气也,那就是父为天母为地,如果二者精气都旺盛的话,出来的小孩从理论上来讲,可能是中上之寿,如果二者有一方偏衰,有可能出来的小孩就是中下之寿,那么如果是父母精气都不足,都偏衰,那么如果是出来的小孩是得养有道的话,还可能是得下寿,如果是后天调养不当的话,可能就要夭折,那么只有是父母双方精气都旺盛了,调到最佳状态产生这个小孩,才是一个先天禀赋强,那么他可能才有长寿的可能。

       有人说了,这个先天禀赋你怎么知道强还是不强呢,你怎么能看一下,其实这个东西在《黄帝内经》当中也有,说使道隧以长,基墙高以方,通调营卫,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满,百岁乃得终,使道古人有两种解释,一种就是指鼻孔,另一种就是指的人中沟,在这里有这么一个小故事,说西汉的时候,有一天汉武帝和文武百官在聊天,汉武帝就说了,说相书上讲了,说人中长一寸能活一百岁,这时候有一个使侍臣叫东方朔,他就笑出声了,别的文武百官就责备他,你怎么敢嘲笑皇帝啊,他赶紧辩解说我真不是嘲笑皇帝,他说我是笑这个彭祖,说彭祖活了800年,如果人中长一寸能活一百岁,那他这个人中得长八寸,人中长八岁你想想这个脸多长,古代把这个脸又称作面,这个面就是脸,所以这个脸长就是面长,那么也就是说人面长人就长寿,所以有人就说,中国人在过生日的时候要吃面条,为什么,就因为面长,面条是面做的,面特别长,所以生日一吃它,你就能够长寿,这是一个来源,当然也有不同说法,说那个面条又瘦又长,所以吃它能够长寿。在内经当中,说这个人中沟跟人的长寿到底有多大关系,并没有怎么太说,就是我刚才说的这一段,而且这个人中沟到底能测什么东西,有人也做过统计,因为在《灵枢五色》篇当中也提出来,说人种沟这一块,可以测女子的子宫,男子的输尿管,也就是说跟人的生殖系统有密切关系,那么这个方面就医学家来讲进行过统计,也分析过原理,但是这个人中跟长寿到底有多大关系,我跟大家交一实底,好象还没人做过普查,所以这一点待定,刚才又说了,人中是隧以长,那就是人中沟又深又长这样的人,可能能够活到天年的岁数,那么基墙高以方,基指的就是我们的下巴颏,墙就是指我们的面部,那就是你的下巴也好,你的面部也好,应该高以方,高大方正,三部三里起,三部人的脸的上部、部分和下部,三里起,这三里是个地方,咱们不是有平安里、和平里,这都是一个地方,也就是说这三个部分的三个地方应该起,就是起而不塌陷,那是指什么地方,指我们的额角,指我们的鼻头,指我们的下颚应该起而不塌陷,骨高肉满,骨头比较高大,肉比较丰满,骨肉饱满,这样的人能长寿,所以在《灵枢》的五色篇有这么一句话,叫做其间欲方大,也就是这五官之间应该是方大的,叫去之十步,皆见于外,如是者寿必中百岁,也就是说我离开你十步远,我一看你,你这个五官都布局合理都能分得开,这样的人你可能能长寿。我们说骨在中医当中属肾,肉在中医当中属脾,肾属于先天,脾属于后天,如果是骨高肉满,骨肉相合的话,那么说明这个人先天和后天都旺盛,包括相书上也说叫天庭饱满,地格方圆,这个人一看有福气,这人可能能够长寿,从这一点角度来说,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那么五官分布均匀、布局合理,中医讲五官跟五脏都是相通的,那反应了五脏功能是健全的,这个也就有长寿的基础了,所以我们说如果说这个人鼻子、眼睛都缩到一块来了,那你能说他能长寿,恐怕也就不行了,起码说明一点先天禀赋不好。

       说这社会变迁有什么影响,有资料也统计证明,说中国在解放前人平均寿命35岁,在50年代人口普查的时候,说人的平均寿命是51岁,80年代进行人口普查,人的寿命是67岁、68岁,那么现在是多少呢,现在是72岁、73岁,这点确实说明了这个趋势,有人也在中国历史文件当中检出这么一个材料,说从秦汉时代到清朝止,有寿命确切数字记录的人,检出了5000人,看一下在各个朝代寿命长短,结果一看,发现什么呢,汉朝的时候人的寿命比较长,在70岁以上,而在唐朝、明朝、清朝偶尔的出现过探头,那就超过70岁,其他的都在70岁以下,而寿命比较低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呢,魏晋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这是比较低的,尤其是五胡十六国那是最低的,50出头,那个时代是个什么时代呢,是西晋末年,在中国北部境内建立了几个北方的少数民族的政府,那时候群雄在那奋战,连年烽火民不聊生,生灵涂炭,这么一种生活状态,所以人的寿命就短,而西汉的时候呢,这个时候是人的生活水平是相对稳定的,动乱也是少的,太平盛世,这个时候人的寿命是比较长的,所以说太平之世多长寿之人,这是社会因素,还有我们的这些各种污染的环境,应该说这些因素跟寿命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从古至今就引起人的注意,尤其是《黄帝内经》特别注意这一点,说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奉其人夭,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什么意思,也就是说这个环境如果说是以阴为主,比较寒冷,这地方的人寿命就长,这些人生活的这个地方如果是属于偏于高一点的,我们也可以称为高原,地势比较高寿命就长,如果说这些人在气侯非常炎热、地势又非常低下的地方呢,寿命就偏低,另外也有这样的资料说明,说这种工业发达的国家,城市人口的寿命普遍比乡村人口的寿命低五年左右,这恐怕是与城市的这些废气、废水等等一些污染有关系。

       说人的寿命跟先天禀赋有密切关系,先天禀赋要强,而且要得力于后天的调养,这样这人可能能长寿,如果你只依靠着先天禀赋强,你后天调养不得力,而且还不断的进行损伤,那么这人能长寿吗,恐怕难以长寿,所以我们讲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饮食结构、精神心情的状态,运动状态,起居的规律等等,对我们是否能长寿起到一个决定作用,具体应该怎么做,古代有这样的传说,中医的《医心方》当中,就举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皇帝的使者,到四川等地去办事,在河边遇着一个小姑娘,追打一个老先生,这个小姑娘非常年轻了,一看上去也就十八九岁,老先生满头白发,这个使者就非常纳闷,说哪有这样无理的,应该尊重老人嘛,赶紧下车跑过去就问这个小姑娘,说你为什么要打这位老先生,小姑娘就回答了,说这个老头实际上他是我的曾孙,说你多大岁数了,这小姑娘说我今年373岁,这老先生是80岁,为什么打他,就因为家里有这种长生不老药,他不吃,所以年纪轻轻的就这样老了,这使者说您这药是什么东西,这位小姑娘就说其实药物非常简单,说出来我估计大家也知道,也就是我们现在中药当中有一个叫枸杞的药,只不过他那个枸杞的药,是按照时令去采摘然后去制作,12个月都在服用,这个使者一听特别高兴,赶忙就给记下来了,其实这样的传说故事古代很多的,众所周知,说中医学是非常重视养生,非常重视保健的,在中医学当中有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就是《黄帝内经》,把《黄帝内经》称为中医的第一经典,也成为医家之宗,在《黄帝内经》当中有这样一段比较精辟的原文,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教,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里实际上讲的是一个我们如何做才能长寿的一个原则性的问题,法于阴阳,法是我们都遵循的,阴阳大家都知道了,说自然界天地变化,无外乎是阴阳作用的结果,说现在热了,这是阳气偏盛,冬天是阴气偏盛,我们知道说人生活在自然界当中也是阴阳作用的结果,所以有的人去医院让中医一看,中医说你阴阳不协调,或者说你阴虚火旺,总之阴阳应该是相互协调的,如果不协调就会产生疾病,所以中医一个最根本的治疗的方法是什么呢,叫治病必求于本,本指的是什么,本指的就是阴阳,要把不协调的阴阳变为协调,就把你这个病给治好了,和于术数,和是调和的意思,术数是各种运动方法、技术,当然包括太极拳、八段锦了等等,还有一些保健操,有人说我喜欢爬山,有人说我喜欢游泳,但是这些方法应该合理的去运用,我就碰见过这样的人,就喜欢游泳,天天游,而且时间非常长,最后游的两个膝关节都坏了,都损伤了,这恐怕也是不行的,所以中医特别讲究动静适度,劳逸结合。那么食饮有节大家都清楚,我们的饮食应该加以节制,应该定时、定量、适寒温,不能吃太饱也不能吃太少,起居有常,早晨天亮了我睡懒觉不起床,晚上了该睡我不睡觉,去熬夜,对身体是不是有害,肯定有害,因此最后强调不妄作劳,妄是违背常规,也就是说不应该违背常规的去劳作,包括我们的体力劳动,当然也包括我们的性生活,最后达到一个不能形与神俱,我们的形体与我们的精神意识思维应该是相协调的,我们见到过这样的病人,一米八高的大个子,吃喝拉撒睡都挺正常,就有一点不出去运动,你问他为什么,他回答很简单,他说因为我去工作地点的这些人素质太低,我不可能与他们为伍,说哪的人素质高,他提出他的看法,他说你看中国足球没有,他们踢的太臭,我应该踢足球去,你们帮忙让我去当国家队队员,有的还提出来,说我看那电影演员不错,那挺好,我应该当电影演员去,除此之外我不去工作,这能叫做形与神俱吗,所以我们说健康的人应该是形体与我们的精神意识思维是相互协调的,这才是健康的人,这样的人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因此我说了这段经文,谈到的是人如何养生的一个原则性的东西。

       在庄子当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说皇帝向广成子来求教,求教人如何能够长寿,广成子一听非常高兴,说我这个方法终于可以教出去了,说你过来我好好告诉你,他就过去了,告诉他说你不能外关不能外事,精神应该守于内,而且是不能够劳动自己的身体,他实际上指的劳累,不能劳累自己的身体,不能动荡自己的心灵,说白了就是不要去多看那种不该看的事儿,多余的东西你不要去看,那不该听的话,多余的东西你不应该去听,不应该去考虑那些多余的东西,那些想法,不该考虑的,不该思考的,你不要去考虑它,说你能做到这样了,你这个心里就静了,这也是不是我们中医所说的,叫做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那病还怎么来啊,你有不好的因素影响我,我根本就不接触它,连考虑都不考虑它,那它影响不了我什么,所以对于一些不良的社会因素影响我们寿命的社会因素,我们应该怎么能去躲避它,适应它,让它不成为影响我们寿命的因素,从地理因素上来讲呢,这一点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说《古今医部全录》上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说有一位医生想到四川去行医,说四川那个地方可能病人比较多,我到那个地方去看病,结果途中遇到一个打柴人,扛着一担柴火非常重,而且道路非常艰辛,走的是满头大汗,这个打柴人看见了山泉,把这个柴火往那一搁,脱了衣服就跳进去洗澡,这个大夫高兴了,这个大夫说了你想想,出的满头大汗,这个阳气都在冒出来了,这人是不是阳气也该虚了,毛孔也该张开了,这个时候突然冰凉的冷水一刺激,寒湿之邪侵犯体内,这人不得病才怪,这大夫就说他如果得病了,我去给他开药给他治好了,是不是我的医术就显示出来了,展示我医术的机会就来了,于是就等着他,洗完澡以后,尾随着他前行,结果没想到走到一个小餐馆,到餐馆以后呢,这个打柴人要了一碗热汤面,没想到在这碗热汤面里搁了很多的辣椒、花椒、生姜、葱白,搁了一大堆,然后就吃,吃完了满头大汗,大夫一看坏了,这还用我治吗,不用我治了,寒湿之气侵犯到体内,被他一吃这些东西全发散出去了,发散出去就没有病了,没病我还治谁去啊,心想四川的老百姓都这样,那我还治什么病啊,回家去吧,所以你看四川这些地方的人喜欢吃麻辣的,已经形成了一些风俗,而这些饮食风俗实际上正是针对他这块的地理环境不利的因素而来的,因此我们说这属于后天调养的范畴,也有是道理的,所以我们也讲,你入乡应该随俗,今天就影响长寿的因素我就说这么多,看看大家就这方面有什么问题。

       问 我想请问各个年龄段的人,每天的睡眠时间大约多长时间最为合适?

       答 具体的睡多长时间好,小孩来讲应该睡时间稍长一些,尤其婴儿睡的时间相当长的,但成年人以后,我们一般来讲七八个小时就可以,老年人可能是相对的一个时间段睡的短一点,但是次数可能多一些,但是最后有一个标准,就是以第二天的活动你有精神,我不感觉到疲乏,就叫你的睡眠充足了,这个不是绝对的,说我睡6个小时,他睡了8个小时,他这8个小时就一定比我这个6个小时好吗,不一定,这是跟睡眠质量有关系,但是标准都是第二天活动精力充沛,注意力能够集中。问 人的性格跟长寿有多大关系?

       答 从中医角度来讲,这个人的性格如果偏于沉稳有自制力,就是遵循国家法律,实际上是受纪律约束,而且有上进心,比较沉静,这样的性格,从长寿角度来讲是最佳角度,如果说偏于特别活跃,特别外向,这样的人是差一点,我们称为火型的体质,前头说的那种是偏金型的体质,这方面也有人做过调查,美国也有医生做过调查,把人进行一个追踪,分成了三组,其中一组性格就偏于比较沉稳的,又有自制力的,又自己容易满足的这种,他寿命就是长,而那种特别易动,不知满足,这样的人寿命确实是短一些。

       在上面所讲的先天禀赋、社会因素、地理因素以及后天调养因素,都可以影响人体的长寿,但是我们所能决定的,可以改变的, 就是后天调养是否得当,所以人寿命的决定权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祝大家长寿!(来源:央视《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