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健康百龄
    洪昭光谈:健康快乐每一天
    2008-04-21
    一颗平常心,一生幸福路
    人生在世,谁都会遇到无数困难和压力,因此要学会自我解压,保持一颗平常心,以达到心理平衡,心态平稳。现在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年代,一个人从呱呱坠地那天起,就要不断地学习适应环境的无数本领:上完小学,面临考中学,光考上不行,还得考重点中学;上了中学还没完事,还得继续努力考大学,当然了,最好是上重点大学。
    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人,学生时代的压力都不用细说:好不容易上了大学,毕业后还要面对就业的严峻挑战,找个工作也比较困难。算了,咬咬牙,再考个硕士、博士,这就需要在众多的“高人”中“脱颖而出”,挤过那座又窄又漫长的独木桥。可真正工作了又发现能人太多,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又得付出更多的艰辛。慢慢地,工作走上了正轨,却又发现周围的人有房有车,自己什么也没有,心理又开始不平衡了。怎么办?当然是要更加努力了。于是,路就这么漫长。每个人几乎都是在自己成长的同时,不断地与周围人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一旦自己在比较中处于劣势,心理就会有不平衡感,压力也就陡然而生,于是就要靠自己的努力来达成一个又一个愿望。当然,这种追求上进的精神我们是提倡的,但凡事要有个度,不然的话,就会对身体健康有害。所以,我们时常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有一生的幸福路。
    人生在世,欲望是无止境的,我们不可能实现所有的愿望,该放弃的就要放弃,进而摆脱失望后的不平衡心理,减少压力对我们身心产生的损害。
    像心脏那样敬业不蛮干
    心脏很有理性。它能从大局出发,当人体遇到紧急情况时,不用指令,就能服从大局,根据需要加快心跳到150次或更多,而且每次心跳才0.4秒,收缩期0.2秒,舒张期0.2秒,即相当于12小时工作制,心脏也毫无怨言,表现出很高的自律性和主动性。
    但心脏又是有原则的。这原则就是为了保证生命的长治久安,人体的健康长寿。心脏绝不蛮干,也不接受“连续工作”的指令,因为连续工作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就等于死亡。故而再忙也要休息,你可以少休息,但不能不休息。所以心脏在收缩期是处于“绝对不应期”的,即不接受任何指令,只有休息后才会接受指令。如果指令过早发出,心脏未能充分休息就提前工作,就会出现临床上的“早搏”。心脏在完成工作后紧接着就会有同样时间的补休,真正做到了公平合理,“有理、有利、有节”,心脏功能真是妙不可言。
    心脏很敬业,但更懂得自我爱护。比如心脏重量占体重的0.5%,但用血量却占全身的10%,这并非自私自利,而是因为工作量大的客观需求。心脏很自觉,但并非无原则的任劳任怨,当有一支冠状动脉狭窄超过70%,供血明显减少时,它就会马上发出警告信号——心绞痛,意思是赶紧补救,不然就会出危险。可以说,一切都掌握得恰如其分。纵观整个心脏工作,体现了劳逸结合,中庸适度,自然和谐的完美境界。所以我们要学习心脏的精神——敬业不蛮干,身体才会健康长寿。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