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健康百龄
    防肠癌应少吃脂肪
    2008-05-10
    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现有的统计显示,我国大肠癌患者年龄偏低,我国大肠癌患者以40岁至50岁年龄段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饮食习惯随之改变,而今大肠癌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之势。以上海地区为例,上世纪80年代大肠癌在常见恶性肿瘤中位居第四位。从2005年起,大肠癌跃居第二位常见恶性肿瘤。在可预见的将来,大肠癌的发病率还将继续攀升。研究显示,1/3的大肠癌可通过管住嘴巴来预防。

    由于致癌物质可以溶解于脂肪中,因此饮食中摄入动物脂肪越多,也就意味着溶解和吸收致癌物质的危险性越高。高脂肪饮食会增加肠道内的胆汁酸分泌,这种分泌对肠道黏膜有潜在的刺激和损害,导致大肠癌发病。预防大肠癌,要少吃或不吃富含饱和脂肪、胆固醇的食物,如油、肥肉、动物内脏等;植物油每人每天也应控制在20克至30克内;少吃或不吃油炸类食物;烹调过程中,避免将动物性食品和植物油过度加热。

    增加膳食纤维素的摄入,可增加粪便体积,缩短粪便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减少致癌物质与肠壁的接触,继而降低大肠癌发病。建议应每日补充膳食纤维30克,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瓜果、藻类等,适当补充粗粮。

    此外,积极治疗癌前病变对阻断大肠癌也很有效。绝大多数大肠癌从良性腺瘤发展而来,良性腺瘤经过合理处理,如肠镜切除等,可实现完全治愈,这样就不会给大肠癌“可乘之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