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互助解寂寞
2008-04-29
读了贵报《谁能为我养老解寂寞》一文,确实感到这不是个别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解决好了,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
我国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原因不只一方面。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以来,城市中基本都是三口之家,开放以后,到国外读书就业,成为相当一部分年轻人的选择,即使留在国内,孩子工作后,由于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尤其结婚后,或租房或买房,绝大多数不再与老人住在一起。
我曾拜访了两位高龄老人。老先生今年89周岁,他夫人92岁,都是解放前的大学生。他们的两个儿子很孝顺,但忙于工作,只有一个保姆陪伴老人。老人下不了楼,又不能老看电视,保姆是从陕西来京的农村妇女,终日家里没有什么声音。我去看他们,他们非常高兴。老人爱怀旧,他们讲一些年轻时的事,我很爱听,我讲近期的见闻,他们也听得很专心,不时开心大笑。后来,他们的儿子给我发短信,说我去了,老人非常高兴。老人不缺衣食,起居也有人照顾,但每天缺少精神上的慰藉,家里静得没有声音,没有人帮他们排解寂寞,这是老年生活的一大困惑。
我还有一位多年好友,女儿在国外,为他们买了北京西山附近的大房子。环境好了,但不如市区方便。我观察了很多老年人,有的一个人住很大的房子,却找不到人聊天。其实,老年人内心常会感到孤独、寂寞,这是自然规律,学者季羡林先生自称也不能幸免。
如何帮助更多的老年人排解寂寞,确实不是一两个人能解决的问题。我认为,可以发动五六十岁的退休人员,深入到户,陪老人聊聊天、下下棋、读读纸,这样年龄相近,地域差异小,共同语言多,可为老年人创造多结识老朋友的机会。这样的好事,需要有人牵头组织,这就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了。
我国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原因不只一方面。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以来,城市中基本都是三口之家,开放以后,到国外读书就业,成为相当一部分年轻人的选择,即使留在国内,孩子工作后,由于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尤其结婚后,或租房或买房,绝大多数不再与老人住在一起。
我曾拜访了两位高龄老人。老先生今年89周岁,他夫人92岁,都是解放前的大学生。他们的两个儿子很孝顺,但忙于工作,只有一个保姆陪伴老人。老人下不了楼,又不能老看电视,保姆是从陕西来京的农村妇女,终日家里没有什么声音。我去看他们,他们非常高兴。老人爱怀旧,他们讲一些年轻时的事,我很爱听,我讲近期的见闻,他们也听得很专心,不时开心大笑。后来,他们的儿子给我发短信,说我去了,老人非常高兴。老人不缺衣食,起居也有人照顾,但每天缺少精神上的慰藉,家里静得没有声音,没有人帮他们排解寂寞,这是老年生活的一大困惑。
我还有一位多年好友,女儿在国外,为他们买了北京西山附近的大房子。环境好了,但不如市区方便。我观察了很多老年人,有的一个人住很大的房子,却找不到人聊天。其实,老年人内心常会感到孤独、寂寞,这是自然规律,学者季羡林先生自称也不能幸免。
如何帮助更多的老年人排解寂寞,确实不是一两个人能解决的问题。我认为,可以发动五六十岁的退休人员,深入到户,陪老人聊聊天、下下棋、读读纸,这样年龄相近,地域差异小,共同语言多,可为老年人创造多结识老朋友的机会。这样的好事,需要有人牵头组织,这就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