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莫把脑中风当成颈椎病
2008-04-23
67岁的杨教授一年前在单位体检时被查出患有高血脂、高血压及颈椎病。医生叮嘱他按时服药,否则可能会引起中风、冠心病等疾病。杨教授遵循医嘱,认真按时服药,监测控制血压,坚持适量运动,很注意放松心情,并按时到医院门诊随诊病情变化,一年下来平安无恙。老教授感觉自己身体不错,渐渐地把医生的忠告放在一边,有时甚至还忘了吃药。那天早晨起床后,杨教授感觉头晕、无力以及两胳膊麻木,他认为自己近来忙于写作,颈椎病又犯了,休息休息就会好的,于是午饭后便去睡觉。到了下午4点钟家人见他还未起床,就去叫他,可是发现怎么也叫不醒,急忙将老人送到医院。经过检查,诊断其为大面积脑梗塞。虽经医生全力抢救,还是没能挽救杨教授的生命……
杨教授悄无声息地走了,一句话也没有留下,可在他身上留下的教训却值得我们谨记。值得提醒人们尤其是中老年人注意的是,颈椎病和脑血管病都多见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人的颈椎可发生退行性变,颈椎间盘破裂脱出,椎间隙变窄、椎体缘产生骨赘,压迫脊髓、椎动脉、神经根,引起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无力以及头晕等。这些症状与脑中风症状相似,而普通头颅CT通常不能在中风发病24小时内检查出缺血灶,因此导致误诊的情况并不少见。
据临床统计显示,大约有70%~80%的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在发病早期会因大脑缺血、缺氧而出现疲乏、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其原因是中老年人特别是患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管腔变窄,血管壁弹性降低,致使流向大脑的血液量减少,而大脑对缺氧十分敏感,仅占体重2%左右的大脑却消耗全身需氧量的25%左右,因此,当大脑缺血缺氧时,即引起疲乏、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
如何鉴别患者的症状是脑中风发作而非颈椎病引起的呢?脑中风患者多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症状发生急,且进行性加重;肢体麻木或无力多不伴疼痛;且符合脑动脉所辖区缺血引发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如左大脑中动脉的闭塞可出现右侧面部及肢体的感觉丧失、右侧偏瘫(包括右面下部)、右侧同向偏盲及失语等,一侧中下部脑干梗塞大多有同侧肢体的交叉性感觉运动障碍。而颈椎病多有颈肩部疼痛、僵直、活动受限,当按压病人的头部与颈椎时,疼痛和麻木加重。
总之,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疾病者,如果出现无诱因的疲乏、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切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如能及时发现,积极防治,可减轻其危害。平时要在医生指导下,对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积极进行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宜清淡,避免高脂饮食,戒烟限酒等,并要多饮水以稀释血液。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以降低红细胞、血小板聚集性,防止血栓形成。同时,要注意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防止激动,并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早晚气温较低时应避免户外活动。
杨教授悄无声息地走了,一句话也没有留下,可在他身上留下的教训却值得我们谨记。值得提醒人们尤其是中老年人注意的是,颈椎病和脑血管病都多见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人的颈椎可发生退行性变,颈椎间盘破裂脱出,椎间隙变窄、椎体缘产生骨赘,压迫脊髓、椎动脉、神经根,引起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无力以及头晕等。这些症状与脑中风症状相似,而普通头颅CT通常不能在中风发病24小时内检查出缺血灶,因此导致误诊的情况并不少见。
据临床统计显示,大约有70%~80%的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在发病早期会因大脑缺血、缺氧而出现疲乏、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其原因是中老年人特别是患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管腔变窄,血管壁弹性降低,致使流向大脑的血液量减少,而大脑对缺氧十分敏感,仅占体重2%左右的大脑却消耗全身需氧量的25%左右,因此,当大脑缺血缺氧时,即引起疲乏、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
如何鉴别患者的症状是脑中风发作而非颈椎病引起的呢?脑中风患者多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症状发生急,且进行性加重;肢体麻木或无力多不伴疼痛;且符合脑动脉所辖区缺血引发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如左大脑中动脉的闭塞可出现右侧面部及肢体的感觉丧失、右侧偏瘫(包括右面下部)、右侧同向偏盲及失语等,一侧中下部脑干梗塞大多有同侧肢体的交叉性感觉运动障碍。而颈椎病多有颈肩部疼痛、僵直、活动受限,当按压病人的头部与颈椎时,疼痛和麻木加重。
总之,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疾病者,如果出现无诱因的疲乏、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切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如能及时发现,积极防治,可减轻其危害。平时要在医生指导下,对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积极进行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宜清淡,避免高脂饮食,戒烟限酒等,并要多饮水以稀释血液。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以降低红细胞、血小板聚集性,防止血栓形成。同时,要注意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防止激动,并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早晚气温较低时应避免户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