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西医疗法
2010-09-26
子宫内膜异位症因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是为妇科临床难治病之一,关于其如何形成,目前医学界的主流说法就有:子宫内膜种植学说(经血逆流学说)、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免疫学说及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多种发病机制之说。另外,子宫内膜异位症,以30~40岁妇女患者居多,这一阶段正值女性性激素功能旺盛时期,病情难以控制。
具体如何防治呢?省中医妇科具春花医生从中、西医两个方面来讲解,并给出中医食疗及对内异症预防方面的建议,希望为广大正饱受盆腔痛、性交痛、持续下腹痛等折磨的女性带来一定帮助。
本文指导专家简介:
具春花 主治医师,中医妇科博士。
擅长: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及其相关不孕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出诊时间及地点:每周二上午,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
一、中医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一般证情较复杂,其病机多由气滞血瘀,寒凝血瘀、肝肾亏损、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一)中医辩证治疗法:
1、气滞血瘀型
证候特点:渐进性痛经,经前、经期少腹胀痛,拒按。乳房或胸胁胀痛,经血有块,块下痛减,腹中积块,固定不移,舌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
治法: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方药:膈下逐瘀汤。
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枳壳,延胡索, 五灵脂,牡丹皮,乌药,香附,甘草。
食疗:
鸡蛋川芎酒饮:鸡蛋2个,川芎9克加水600毫升同煎,蛋熟后去壳略煮,酌加黄酒,食蛋饮汤。月经前3日开始服,1剂/日,连服5日/疗程。主治症见经行腹痛,胀满不适。
粳米薤白粥:粳米60克、薤白10克加水1升煮粥。每晨服1次,经前开始,连服1周。主治症见经行腹痛,胀满不适。
鲫鱼汤:血竭、乳香各10克装入鲫鱼1尾(约250克)之鱼腹,加水500毫升煮汤,服汤食肉。1次/日,连服3-5日。
2、寒凝血瘀型
证候特点: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喜温畏冷,块下痛减,形寒肢冷,面色苍白,痛甚呕恶,舌黯滞,苔白,脉弦紧。
治法:温经散寒,祛瘀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
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肉桂,赤芍,蒲黄,五灵脂。
食疗:
大米桂心粥:大米60克加水600毫升煮粥,半熟时入桂心末5克煮至粥熟食。月经前2日开始,1剂/日,连服1周。主治症见经行腹痛,得温痛减,面色青白或紫暗。
阳起石牛肾粥:阳起石30克用纱布包裹,加水1.5升煎1小时,取澄清煎液,入牛肾1个、大米50克、适量水,如常法煮粥,粥熟后入油盐及调料食。1次/日。
酒类温阳通脉,行气散寒可适当饮用,发挥散瘀缓痛之功。
芥茉、茴香、花椒、胡椒之类,性亦温通。
玫瑰花理气解忧,和血散瘀,用以调味均好。
红糖煮生姜,以红糖之甘,益气缓中,散寒活血,加生姜之温,助其通瘀之力,每日饮用,颇有裨益。
3、热结血瘀型
证候特点:经期或经期前后发热,腹痛拒按、伴口苦咽干,烦躁不宁,大便干结,舌质红,有瘀点瘀斑,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和营,活血祛瘀。
方药:清热调血汤加败酱草、薏苡仁。
生地黄,黄连,牡丹皮,当归,桃仁,红花,川芎,莪术,延胡索,香附,白芍,败酱草,薏苡仁。
食疗:
大黄500克,醋500毫升。大黄炒焦,用醋喷,研成粉末备用。经前10日服用,每次9克,日三次。主治热郁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症见经行或经后发热,下腹痛剧,甚至行经高热,痛处喜冷拒按,伴口苦咽干,烦躁易怒。
4、气虚血瘀型
证候特点:经期或经后腹痛,喜按喜温,月经色淡质薄,肛门坠胀,面色少华,神疲乏力,大便不实,舌淡胖,边有齿痕,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活血,祛瘀止痛。
方药:举元煎合失笑散加三七。
黄芪,党参,白术,甘草,蒲黄,五灵脂,三七末。
食疗:
乌鸡汤:雄乌鸡切块,黄芪。将鸡洗净,黄芪切段入鸡腹中,加水没过鸡面煮沸后小火炖烂熟,调味服食。经前3天服用,5天服完。用于气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症见面色不华,倦怠神疲,腹痛绵绵,喜温喜按。
5、肾虚血瘀
证候特点:经行或经后小腹坠痛,腰脊酸楚,引及下肢和胯臀,头晕目眩,月经先后不定期,经行前后量少淋沥,经行量或多或少,或有血块,不孕,即使受孕亦易于流产,舌黯滞,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沉细而涩。
治法:益肾养血,活血化瘀。
方药:寿胎丸合四物汤加减。
桑寄生,菟丝子,当归,香附,干地黄,白芍,续断,白术。
食疗:
当归鸡蛋汤:当归身15克,鸡蛋1枚。水煎归身冲服鸡蛋,每日一次。月经干净后开始,连服7日。主治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症见面色晦暗、腰骶酸痛,经期或经后痛甚,或伴头晕耳鸣。
(二)中医治疗----外治法
1.中药保留灌肠 莪棱灌肠液保留灌肠。每日1次。对卵巢巧克力囊肿,盆腔粘连患者效果更佳。
2.针灸 取关元、中极、合谷、三阴交穴位,温针艾灸,每日1次,连续3次,每次留针20分钟。经前或经行期治疗。
3.耳针
4.贴敷法 四黄水蜜外敷下腹部。
5. 砭石热敷下腹部
二、西医治疗
(一)期待疗法
适用于病变轻微、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患者,一般可每数月随访一次。
若经期有轻微疼痛时,可对症治疗。
希望生育的患者,应作有关不孕的各项检查如输卵管通液试验或子宫输卵管碘剂造影,特别是在腹腔镜检查下行输卵管美蓝液通液试验,必要时解除输卵管粘连扭曲,以促使尽早受孕。一旦妊娠,病变组织多坏死、萎缩,分娩后症状可缓解,甚至病变完全消失,且不再复发。
(二)药物治疗
1. 短效避孕药 :高效孕激素和小量乙炔雌二醇的复合片,连续周期服用。适用于有痛经症状,但暂无生育要求的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2.高效孕激素 :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和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和异位内膜,导致内膜萎缩和闭经。
甲羟孕酮 20~50mg/d连续6个月;
醋酸炔诺酮5mg/d,连续6个月;
醋酸甲羟孕酮避孕针(depo-provera)150mg肌注,每月一次连续6个月或羟孕酮250mg肌注,每两周一次共6个月。
3.达那唑(danazol) 200mg,每日2~3次,从月经第一日开始,持续用药6个月。
4.孕三烯酮(gestrinone):每周用药仅两次,每次2.5 mg,于月经第一日开始服药,连续用药6个月。
5.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
常用药物:亮丙瑞林缓释剂或戈舍瑞林缓释剂。用法为月经第一日皮下注射亮丙瑞林3.75mg或皮下注射戈舍瑞林3.6 mg,以后每隔 28日再注射一次,共 3~6次。用药第二个月后一般可达闭经。
(三)手术治疗
适用于①药物治疗后症状不缓解,局部病变加剧或生育功能仍未恢复者;②卵巢内膜异位囊肿直径> 5~ 6cm,特别是迫切希望生育者。
1.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适用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特别是采用药物治疗无效者。手术可经腹腔镜或剖腹直视下进行。
2.保留卵巢功能手术:将盆腔内病灶及子宫予以切除,保留至少一侧卵巢或部分卵巢以维持患者卵巢功能。适用于年龄在45岁以下,无生育要求的重症患者。少数患者在术后仍有复发。
3.根治性手术 即将子宫、双侧附件及盆腔内所有内膜异位病灶予以切除,适用于45岁以上近绝经期的重症患者。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预防:
注意经期卫生,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强体力劳动,经期避免倒立、旋转、剧烈的震动等活动;慎用阴道棉(纸)塞,尤其是未经阴道分娩的妇女,易引起经血不通畅。
晚婚妇女,特别是有内分泌紊乱病史的妇女,婚后最好不避孕,早生育。
有关西医治疗的几点认识:
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细胞减灭性的,而非治愈性的,因此亦可能复发。
保守性手术虽然优于药物治疗,但由于对那些位于腹膜下的病变、需在镜下发现的病灶以及无色素型病灶,在术中难以辨认而被残留以致复发。
半根治性手术因保留了卵巢组织而有复发的可能。
根治性手术复发率最低,复发的程度也最轻微。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恶化:
良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恶变是客观存在的,并有逐年升高趋势,其恶变发生率约为0.33%~1.50%。
必须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一级预防放在首位。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不详,异位病灶容易出现周期性变化,病痛死灰复燃,即易复发,难根治是治疗的最大挑战,所以对此,要参考年龄、症状轻重、病变部位和范围以及对生育的要求等等方面,加以全面综合的治疗。
http://www.163xinhu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