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体检正当时
2008-04-22
春夏之交,人体内脏及器官功能活跃,正是健康体检的最佳时节。体检前应做好哪些准备?怎样留存标本?年轻人需要体检吗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小问题,直接关乎着体检结果的准确性、对健康状况的全面了解——许多疾病就是在健康体检中发现的。为此,记者走访了北京市朝阳医院体检中心主任张敬东、护士长高永春,请他们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张敬东说,健康体检,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健康体检,可以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发现一些不易察觉的早期疾病,以便及时干预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受检者在体检前应做好如下准备:
体检当天不化妆 包括涂口红、指甲油、睫毛膏、面部彩妆等。这些妆饰会影响医生对疾病的判断,如是否有贫血、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曾有面部整形者,也应主动向医生讲明,以便了解有否遗传疾病等。体检前应对自己的口腔、鼻腔、外耳道进行清洁,以减少漏诊几率。
标本留取有讲究
尿液标本 须采用医院提供的清洁容器,并在留尿后30分钟内送检,以防止尿液中的某些化学成分或有形成分被破坏,影响尿液结果。留存的尿液要在膀胱内停留4小时以上。需提醒的是,留尿前不要大量饮水,以免稀释尿液,影响细胞数量。成年女性在留取尿液时,应避开月经期,以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而影响判断,故受检者需清洗外阴后,取中段尿液送检。
粪便标本 也应在30分钟内送检,不可混入尿液,而且标本盒须洁净干燥。如大便有黏液或血液,应选取黏液及血液部分,以便给医生提供准确信息。在粪便检查的前3天,不可进食含血食品,以防结果不确切。
血液标本 为更准确地测定血脂成分及血清中的酶类,在抽取静脉血之前,受检者应禁食、水12~14小时,以避免食后对甘油三酯的影响。大量饮水会对血液造成稀释,影响血液中的细胞数量;喝饮料或进食,还会改变血液中的血糖浓度。由于血沉及红细胞测定受女性月经期之影响,故女性体检时最好避开月经期。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的患者选取血标本时,可在取血前用少量白开水服用药物。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较长时间禁食水及体检时的活动、劳累,可能会造成低血糖、酮症酸中毒,故做空腹检查时,应携带易消化的食品,以保证安全,并在进食后抽取血标本时,须向抽血人员说明情况,做好标记,以利结果分析。
体检时勿穿太复杂服装 为方便检查,女士勿穿连衣裙、紧腿裤、连裤袜;男士不宜打领带、穿高领套头衫和紧袖上衣等,以防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当问到健康查体有哪些重点时,高永春告诉记者:
测体重:中年人工作忙,应酬多,往往不注重体育锻炼,久而久之会造成身体肥胖。而肥胖则是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诱因,常测体重,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措施。
测血压:定期测量血压,对保证人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
胸部透视:会早期发现许多疾病。如肺癌早期的症状与支气管炎有许多相似之处,不及时做胸透发现病灶,将丧失最佳的治疗时机,甚至危及生命,而查体则可降低肺癌的死亡率。
心电图:是发现冠心病、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之一,还能早期发现隐匿性心脏病,同时了解心肌供血情况,为明确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血液检查:甲胎蛋白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达80%~90%,尤其是40岁以上的中年人,易体力透支,体检会早期发现异常情况,早做治疗。
眼底检查:可早期发现动脉硬化,特别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近期如有视物模糊、头痛不适症状,应高度警惕,并做进一步检查。
B超:除普检之外,此检查可为胆囊炎、肾结石及一些肿瘤患者提供诊断依据。
尿液化验:能早期诊断肾脏疾病、糖尿病、尿路感染等。
其他:以上各种检查仍不能确诊时,可做CT、核磁共振等检查,以便尽快查清疾病,明确诊断。
对有些人认为“年轻人不需要检查”而忽视体检时,张主任表示出极大的忧虑:年轻并不是忽视体检的理由。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些疾病或危险因素正在悄无声息地走近年轻人。如在医院门诊中常常发现: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的发病年龄正在年轻化,恶性肿瘤也不只是老年人专利,原来癌症的高发期是50至60岁,现在下降到30至40岁,男性肺癌、女性乳腺癌、子宫肌瘤的发病年龄也逐渐呈年轻化趋势,而体检则能早期发现。
张主任最后说,人到中年,承受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加之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保健意识淡薄,一旦疲劳过度,机体抵抗力下降,再不及时查体发现疾病隐患,轻者延误病情,重者就会危及生命。所以,正常人特别是中老年人群,定期到医院体检非常必要,更是保障健康长寿的重要措施。
张敬东说,健康体检,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健康体检,可以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发现一些不易察觉的早期疾病,以便及时干预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受检者在体检前应做好如下准备:
体检当天不化妆 包括涂口红、指甲油、睫毛膏、面部彩妆等。这些妆饰会影响医生对疾病的判断,如是否有贫血、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曾有面部整形者,也应主动向医生讲明,以便了解有否遗传疾病等。体检前应对自己的口腔、鼻腔、外耳道进行清洁,以减少漏诊几率。
标本留取有讲究
尿液标本 须采用医院提供的清洁容器,并在留尿后30分钟内送检,以防止尿液中的某些化学成分或有形成分被破坏,影响尿液结果。留存的尿液要在膀胱内停留4小时以上。需提醒的是,留尿前不要大量饮水,以免稀释尿液,影响细胞数量。成年女性在留取尿液时,应避开月经期,以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而影响判断,故受检者需清洗外阴后,取中段尿液送检。
粪便标本 也应在30分钟内送检,不可混入尿液,而且标本盒须洁净干燥。如大便有黏液或血液,应选取黏液及血液部分,以便给医生提供准确信息。在粪便检查的前3天,不可进食含血食品,以防结果不确切。
血液标本 为更准确地测定血脂成分及血清中的酶类,在抽取静脉血之前,受检者应禁食、水12~14小时,以避免食后对甘油三酯的影响。大量饮水会对血液造成稀释,影响血液中的细胞数量;喝饮料或进食,还会改变血液中的血糖浓度。由于血沉及红细胞测定受女性月经期之影响,故女性体检时最好避开月经期。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的患者选取血标本时,可在取血前用少量白开水服用药物。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较长时间禁食水及体检时的活动、劳累,可能会造成低血糖、酮症酸中毒,故做空腹检查时,应携带易消化的食品,以保证安全,并在进食后抽取血标本时,须向抽血人员说明情况,做好标记,以利结果分析。
体检时勿穿太复杂服装 为方便检查,女士勿穿连衣裙、紧腿裤、连裤袜;男士不宜打领带、穿高领套头衫和紧袖上衣等,以防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当问到健康查体有哪些重点时,高永春告诉记者:
测体重:中年人工作忙,应酬多,往往不注重体育锻炼,久而久之会造成身体肥胖。而肥胖则是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诱因,常测体重,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措施。
测血压:定期测量血压,对保证人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
胸部透视:会早期发现许多疾病。如肺癌早期的症状与支气管炎有许多相似之处,不及时做胸透发现病灶,将丧失最佳的治疗时机,甚至危及生命,而查体则可降低肺癌的死亡率。
心电图:是发现冠心病、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之一,还能早期发现隐匿性心脏病,同时了解心肌供血情况,为明确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血液检查:甲胎蛋白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达80%~90%,尤其是40岁以上的中年人,易体力透支,体检会早期发现异常情况,早做治疗。
眼底检查:可早期发现动脉硬化,特别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近期如有视物模糊、头痛不适症状,应高度警惕,并做进一步检查。
B超:除普检之外,此检查可为胆囊炎、肾结石及一些肿瘤患者提供诊断依据。
尿液化验:能早期诊断肾脏疾病、糖尿病、尿路感染等。
其他:以上各种检查仍不能确诊时,可做CT、核磁共振等检查,以便尽快查清疾病,明确诊断。
对有些人认为“年轻人不需要检查”而忽视体检时,张主任表示出极大的忧虑:年轻并不是忽视体检的理由。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些疾病或危险因素正在悄无声息地走近年轻人。如在医院门诊中常常发现: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的发病年龄正在年轻化,恶性肿瘤也不只是老年人专利,原来癌症的高发期是50至60岁,现在下降到30至40岁,男性肺癌、女性乳腺癌、子宫肌瘤的发病年龄也逐渐呈年轻化趋势,而体检则能早期发现。
张主任最后说,人到中年,承受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加之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保健意识淡薄,一旦疲劳过度,机体抵抗力下降,再不及时查体发现疾病隐患,轻者延误病情,重者就会危及生命。所以,正常人特别是中老年人群,定期到医院体检非常必要,更是保障健康长寿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