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做足疗
2008-04-01
实践证明,经常进行足疗或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可以起到调整气血、舒筋活络、消除疲劳、益气解暑、增进食欲、改善睡眠等功效,对防治失眠神衰、关节酸痛、腰酸腿软、头晕目眩、遗尿便秘、消化不良、胃脘胀痛以及消除远行疲劳、脚癣脚汗、足部冻伤等,均可收到一定的治疗与预防作用。特别是再配合按摩、药浴,其健身与防治功效更会增加。正如古人说:“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热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
进行足疗,应准备一些常用辅助工具,主要有木梳、捶捶乐、浮石、勺子,其它材料还有浴盐、磨砂膏、润肤霜、各种精油、中药等。
首先洗脚用水要有一定热度,才能起到刺激穴位、治病强身的作用。水温热度要以脚能忍受为度。水量不可过少,一般应以没过足踝部为宜。然后全身放松,把双脚伸入水中浸泡5~10分钟,同时可配合按摩。
足浴液的配制可根据不同需要加入各种精油,比如加入可以安眠的薰衣草、能提神醒脑的柑橘等,有助于脚上的皮肤变得光滑滋润。也可根据需要在足浴液中加入中药煎液,一般而言,多选择有通经活络、开窍透骨、祛风除湿、拔毒祛邪的药物,如艾叶、白芷、细辛、透骨草、桂枝、五加皮、木瓜、海风藤、当归、川芎、防风、桑枝等。
*如用茄子叶或茄子根约250克,加干辣椒(越辣越好)3~5枚、桂枝30克,熬水后泡脚洗脚,对防治冻伤有较好疗效。
*用老鹳草50克熬水泡脚,可治疗关节麻木、痉挛及骨折恢复期肿胀。
*用白果(银杏)叶熬水泡脚,可防治心血管病与小儿腹泻。
*用桉树叶熬水泡脚,可治疗脚臭与湿疹。
*用苏叶、薄荷、生姜熬水泡脚,可治疗感冒鼻塞。
进行足部按摩时,宜先用双手掌交替在双足底部及足背部稍用力揉搓各2~3分钟,先足心再足背。再重点用五指揉按敏感点(揉按时感觉疼痛处)。若找不到敏感点可进行整体按摩,或重点按摩涌泉(足掌心,第二跖骨间隙的中点凹陷处)、公孙(足内侧缘,跖骨底前下方的凹陷处)、太溪(足内踝尖与跟腱水平联线的中点处)等穴,直至皮肤微红发热为止。但要注意,按摩足部穴位时,用力要连贯、缓慢、柔和,但并非力量越大越好,以免损伤骨突部皮膜。
老年人足部角质层比较厚,皮肤弹性较小,在泡脚后可用浮石和足部磨砂膏按摩足部,以划圈圈的动作把脚根、脚底、大脚趾下面等容易长硬茧的部位磨一磨,去掉角质化的硬皮与硬茧,更有利于找到敏感点。也可利用陶瓷勺子轻压敏感点,有利于将力量均匀地分散到穴位上;利用捶捶乐(老人常用的一种捶打工具,长柄上带有圆锤,锤上有很多突起的小包,市场有售)均匀地敲打穴位,辅助治疗功效也很好;还可用木梳梳理脚底等部位,这对打通脚底的经络,刺激血液循环,提高按摩功效,也有极大帮助。梳子最好选用牛角或木梳(常用多为黄杨木制成),为了保护皮肤,梳前可先给双脚涂些润肤霜。
关于选择穴位,对没有医疗常识者可能比较因难,但不必太叫真,一般而言,足心、脚底内侧缘、五个足趾和踝关节后内外侧的两个窝窝处,都是重点部位。而且只要足疗后感到舒适、解乏,就可达到健身目的。
须注意的是:足疗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不宜超过40分钟;饭前、饭后30分钟内不宜进行足浴;患有出血疾病的人(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不宜进行足部按摩;足部有炎症、伤口等异常情况时,不可进行足疗。另外,长期进行足部按摩的人,双脚可能会出现痛觉迟钝现象,这时只要用淡盐水浸泡双脚半小时,就可使痛觉敏感度增强。
进行足疗,应准备一些常用辅助工具,主要有木梳、捶捶乐、浮石、勺子,其它材料还有浴盐、磨砂膏、润肤霜、各种精油、中药等。
首先洗脚用水要有一定热度,才能起到刺激穴位、治病强身的作用。水温热度要以脚能忍受为度。水量不可过少,一般应以没过足踝部为宜。然后全身放松,把双脚伸入水中浸泡5~10分钟,同时可配合按摩。
足浴液的配制可根据不同需要加入各种精油,比如加入可以安眠的薰衣草、能提神醒脑的柑橘等,有助于脚上的皮肤变得光滑滋润。也可根据需要在足浴液中加入中药煎液,一般而言,多选择有通经活络、开窍透骨、祛风除湿、拔毒祛邪的药物,如艾叶、白芷、细辛、透骨草、桂枝、五加皮、木瓜、海风藤、当归、川芎、防风、桑枝等。
*如用茄子叶或茄子根约250克,加干辣椒(越辣越好)3~5枚、桂枝30克,熬水后泡脚洗脚,对防治冻伤有较好疗效。
*用老鹳草50克熬水泡脚,可治疗关节麻木、痉挛及骨折恢复期肿胀。
*用白果(银杏)叶熬水泡脚,可防治心血管病与小儿腹泻。
*用桉树叶熬水泡脚,可治疗脚臭与湿疹。
*用苏叶、薄荷、生姜熬水泡脚,可治疗感冒鼻塞。
进行足部按摩时,宜先用双手掌交替在双足底部及足背部稍用力揉搓各2~3分钟,先足心再足背。再重点用五指揉按敏感点(揉按时感觉疼痛处)。若找不到敏感点可进行整体按摩,或重点按摩涌泉(足掌心,第二跖骨间隙的中点凹陷处)、公孙(足内侧缘,跖骨底前下方的凹陷处)、太溪(足内踝尖与跟腱水平联线的中点处)等穴,直至皮肤微红发热为止。但要注意,按摩足部穴位时,用力要连贯、缓慢、柔和,但并非力量越大越好,以免损伤骨突部皮膜。
老年人足部角质层比较厚,皮肤弹性较小,在泡脚后可用浮石和足部磨砂膏按摩足部,以划圈圈的动作把脚根、脚底、大脚趾下面等容易长硬茧的部位磨一磨,去掉角质化的硬皮与硬茧,更有利于找到敏感点。也可利用陶瓷勺子轻压敏感点,有利于将力量均匀地分散到穴位上;利用捶捶乐(老人常用的一种捶打工具,长柄上带有圆锤,锤上有很多突起的小包,市场有售)均匀地敲打穴位,辅助治疗功效也很好;还可用木梳梳理脚底等部位,这对打通脚底的经络,刺激血液循环,提高按摩功效,也有极大帮助。梳子最好选用牛角或木梳(常用多为黄杨木制成),为了保护皮肤,梳前可先给双脚涂些润肤霜。
关于选择穴位,对没有医疗常识者可能比较因难,但不必太叫真,一般而言,足心、脚底内侧缘、五个足趾和踝关节后内外侧的两个窝窝处,都是重点部位。而且只要足疗后感到舒适、解乏,就可达到健身目的。
须注意的是:足疗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不宜超过40分钟;饭前、饭后30分钟内不宜进行足浴;患有出血疾病的人(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不宜进行足部按摩;足部有炎症、伤口等异常情况时,不可进行足疗。另外,长期进行足部按摩的人,双脚可能会出现痛觉迟钝现象,这时只要用淡盐水浸泡双脚半小时,就可使痛觉敏感度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