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健康百龄
    缩短艾滋病空窗期 防感染者捐血 台学界吁采核酸检验法
    2010-06-22

    (联合早报网讯)台湾自由时报报道,台湾艾滋病感染者捐血比例增加,学界与艾滋病团体疾呼政府尽速改采NAT(核酸检验法)筛检,以减少血液遭艾滋病与B型肝炎、C型肝炎病毒污染的风险,但卫生署认为,NAT每年得多花五.四亿,且筛检效果有限,决定维持现状。艾滋病权益团体疾呼,NAT筛检是国际趋势,人民健康与血液安全是无价的,不应只以金钱衡量。
      研究显示,NAT可缩短艾滋病、B肝、C肝病毒的空窗期一半以上,提升血液安全品质,据台湾血液基金会推估,台湾现行使用ELISA(酵素免疫法)筛检,每年平均使一人因输血而感染艾滋病,六百零七人感染B肝或C肝,每年得因此多付三.三亿医疗费。

      也有助B、C肝筛检 学界称人命无价

      前卫生署长侯胜茂曾承诺推动的NAT筛检制度,在政党轮替后悄悄喊停。对此,卫生署医事处处长石崇良表示,不可能无限制追求医疗品质,还须衡量台湾财政能否负担,卫生署在参酌相关研究后评估,NAT做为常规筛检太过昂贵,台湾输血感染艾滋病个案非常少,并不符合成本效益。

      石崇良表示,NAT对于减少输血感染B肝、C肝的效果,在统计上无显著意义。此外,“用NAT筛检一年要花五亿,每年却不到一人因输血感染艾滋病,机率比中乐透还低,这五亿与其用来做血液筛检,不如分给感染者,可能还比较有意义”。

      石崇良指出,实施NAT的国家,除了澳大利亚是由政府付费外,绝大多数是使用者付费,检验成本大约台币一千多元,但澳大利亚国民所得比台湾高,故卫生署不打算改变血液筛检政策。

      “NAT本来就不符合成本效益,各国还不是照做,因为健康与血液安全是无价的!”血液基金会业务处处长林敏昌指出,至少加拿大、美国、新加坡等国,NAT检验费是由政府全部或部分支付,而中国的香港、深圳与东莞则是完全由政府付费;艾滋病感染者权益促进会秘书长林宜慧表示︰“应以『一件都不能出错』的理想为目标,拿五亿来改善台湾血液安全算多吗?”

      近年来,NAT在台湾始终停留在试办阶段,由政府补助每年仅随机筛检十万人次,今年起,虽然血液基金会将投入五千万,把筛检人次提高到十五、六万, 但台湾每年有一百八十万人次捐血,两者差距仍大。

    http://www.163xinhu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