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健康百龄
    骨质疏松症的原因:骨骼中钙和蛋白枯竭
    2010-05-25

    梁景康医生是鹰阁医疗中心风湿病专科医生,也担任骨质疏松症协会(新加坡)基金会主席,多年致力于风湿病各领域的研究,包括骨质疏松症、关节炎和狼疮等等。
      他指出,骨质疏松症导致骨骼异常多孔,像海绵一样易于压缩,而不是致密如砖。这种骨骼疾病导致骨断裂(骨折)的风险增加。骨质疏松症使骨骼中的钙和蛋白枯竭,导致骨质异常或骨密度下降。骨折类型可以是断裂(如髋部骨折)或塌陷(如椎骨压缩性骨折)。椎骨、髋部、腕部是常见的骨质疏松症骨折部位,尽管骨折也可发生在其他部位,如肋骨。

      骨质疏松的过程可以发生数十年而无任何症状。一些骨质疏松症的骨折可能会在多年后才被发现。患者可能会在出现疼痛性骨折后才获知自己患有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的症状与骨折部位有关。椎骨骨折可导致严重的“带状”疼痛,从背部放射至身体两侧。数年后,反复的椎骨骨折可导致慢性背痛、身材变矮或椎体弯曲,形成驼背。

      在正常活动过程中发生的骨折称为压力性骨折。例如,一些骨质疏松症患者在步行或跨过路缘时,发生足部压力性骨折。患有骨质疏松症时,小意外即可导致髋部骨折。由于骨质较差,髋部骨折在经外科修复后也难以治愈。

    http://www.163xinhu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