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健康百龄
    心律为何不齐?
    2009-12-20

    心脏跳动是有一定的节律和频率的,如果这种规律性出现了异常,称之为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它其实是一种泛称,包含了很多症状,如过快、过慢、不规律等。

      通常就心跳的频率来讲,在没有其他的状况如运动、焦虑、天气热、非常疲累等等的情况下,心跳如果快于每分钟100次,或少于每分钟50次,我们会考虑是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有很多种情况,也不能单单凭心跳的快慢来定义。有的病人有心律失常,但自己却毫无感觉,这也是有可能的。

      病人常用来形容自己心脏不舒服的一个词是心悸(Palpitation),那么心悸是不是就是心律失常,很多人搞不清楚。心悸是病人的一种体验,是他对症状的描述,它不等同于心律失常。人们习惯了心脏有条不紊自个儿跳动,所以平时不会特别感觉到它的工作。而当心脏的跳动失去了原有的规律,人们会感到不适,觉得“心慌、不舒服”。

    造成心律失常的原因有很多。较常见的是由于病人本身有别的心脏问题,如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还有一些原因是电解质或者内分泌失调、药物作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如医生会为申诉有心悸症状的病人验血检查甲状腺功能,看病人的心律失常是不是甲亢引起。有些亚健康人群或者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者也会出现心律失常的症状,甚至正常健康的人也偶有心悸,不应因此恐慌。正确的态度该是战略上藐视它,战术上重视它,即当不适出现时及早求医,并避免无谓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