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毛泽东养生之道
2009-11-13
古往今来,人们非常重视养生问题,特别是帝王将相,为了长生不老,对养生乐此不疲。
养生者,乃保养生命也。这是来自道家的“重命养生论”。其代表人物老子(名李耳)曾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但“我命在我,不属躯体,重命养生,乐生而恶死”。可见,养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强健身体、延长生命。
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其思想几乎涵盖整个人文学科。他是否重视养生?他的养生理念和目的与古代帝王将相有何不同?
笔者是青年毛泽东的特型演员,带着这个问题,采访了毛泽东的亲属李讷、刘松林和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侯波等,请他们谈谈领袖养生问题,以加深我对伟人毛泽东的了解,为今后成功演出毛泽东,进一步充实自己。李讷等同志从不同角度解读了毛泽东的养生之道,从中可以了解伟人毛泽东的人生态度,给我们以深刻的人生启迪。
毛泽东的女儿李讷:“毛主席不讲养生。要说养生,他在革命的征途上‘小憩’,其情融融,也算养生吧!”
笔者于2009年7月22日来到毛泽东的小女儿李讷家中拜访她,向她请教毛主席的养生之道。李讷,毛泽东与江青之女。1940年生于延安。1947年,胡宗南进犯延安时与毛泽东一起转战。1953年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读书。1959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65年毕业后,分配到《解放军报》任编辑。1967年后,任毛泽东的联络员,负责了解北京各大学“文化大革命”运动发展情况。1974——1975年,先后任中共平谷县委书记和北京市委书记。1976年10月后,由中央办公厅安排在北京西城区的一所独家小院,与儿子、保姆同住。70年代后期与昆明军区某军分区参谋长王景清结婚。
当我到达李讷阿姨家中,开口问到她最近的身体状况时,阿姨爽朗地笑着说:“还是老样子,死不了,没事。”她的语言风格,颇像毛泽东,干脆,爽朗,毫不忌讳“死”字。而不像有些老年人特别忌讳说“死”。李讷阿姨是那样的洒脱,即使身体不适,也没有给她带来精神的负担。
笔者前些天从李讷爱人王景清那里得知,李讷阿姨住院了。现在看到阿姨的精神面貌如此之好,不禁使我想起了毛主席曾经对身边工作人员说的话:
“我在世时吃鱼比较多,我死后就把我火化,骨灰撒到长江里喂鱼。你就对鱼说:‘鱼儿呀,毛泽东给你们赔不是来了。他生前吃了你们,现在你吃他吧,吃肥了你们好去为人民服务。’这就叫物质不灭定律。”
毛泽东还曾无不轻松地对蒙哥马利说,自己的死法不外乎五种:第一,有人开枪把我打死。第二,外出乘火车翻车、撞车难免。第三,我每年都游泳,可能会被水淹死。第四,就是让小小的细菌把我钻死。可不能轻视这些眼睛看不见的小东西。第五,飞机掉下来摔死。风趣,幽默,开朗,是毛主席的性格。
当我问到李阿姨,毛主席是如何养生的,她说:
“他从来不讲什么养生,主要是工作、吃饭、睡觉这三部分。吃饭不讲究,很简单。睡觉不太好,主要是工作。”
她充满深情地回忆着自己童年时代在爸爸身边时的情景,告诉我说:
“记得有一次,当时我们还在延安,爸爸工作很忙,几乎没有时间休息,身边的工作人员提醒他休息,但又怕打扰他,就让我去找父亲出去散步,让他借此休息会儿,我照办了。
“有一天,爸爸忽然对我说:‘你看,你开始散步时拉着我一根指头,现在能拉着我四根指头了,你长大啦!’后来我经常看到父亲牵着我的手、我拉着父亲的手的照片。
“爸爸这样温情脉脉地拉着女儿的手,在革命的征途上‘小憩’一会,其情融融,其乐融融,这也许是他的养生之道吧!”
透过毛泽东对待生命态度的言谈举止,我们不难发现,他是那样地洒脱、豁达和幽默。他的人生态度,已经深深地影响着女儿李讷。这其实就是毛泽东正确对待人生的态度,是一种不讲养生的养生,是无产阶级的养生观:生命不止,战斗不息;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人生,只有在革命的征途中,才能绽开灿烂的奇葩,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