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健康百龄
    吃药消灭螺旋杆菌 有助预防胃癌
    2009-11-09

    华人患胃癌的比率颇高,虽然临床上多数年龄在五六十岁以上,但是,患胃癌人数的飙升是从45岁开始。

      樟宜综合医院肠胃科高级顾问医生霍光明教授说,根据新加坡癌症登记局2003至2007年的统计,胃癌在新加坡男性癌患中排第5,在女性中排第7。

      他指出,许多人被检验出患上胃癌时,已经处于后期阶段,因此治愈率都不理想,是属于夺命率高的癌症,但是好多时候胃癌却是有可能预防的。

      他说,根据2006年发表的世界医学研究报告,发达国家的胃癌病例,多达61.4%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如果我们能在幽门螺旋杆菌导致胃黏膜长出前期癌细胞之前,就把它们杀死,就能有效预防胃癌的发生。”

      染上幽门螺旋杆菌的人,可能会有消化不良、胃不舒服或疼痛等症状。

    消灭螺旋杆菌只需服药一周

      霍教授说,对于没有症状的男女,如果血清化验呈阴性,医生可根据不同情况建议病人多久以后再验血一次。如果血清化验呈阳性,就可以为他们提供药物治疗。


    胃癌手术,有时需要把整个胃切除,有时可保留少部分,然后与小肠连接。

      杀死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方法很简单,称为“三联疗法”,即病人需每天四次服用三种药物,连续服用一星期就完成疗程。

      这三种药物,两种是抗菌素,一种是制酸剂。

      霍教授说,现在常用的抗菌素包括阿莫西林(Amoxyllin)、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或甲硝唑(Metronidazole);胶态次枸橼酸铋(Bismuth subcitrate)是制酸剂。

      他补充,幽门螺旋杆菌出现在胃脏时,较多会演变成胃癌;如果杆菌繁殖的部位是在十二指肠,患胃癌的病例就少见。病发部位显然与胃酸分泌量的多少有关连。

      “消灭了幽门螺旋杆菌,并不意味着以后这类杆菌就不再出现,也不能确保胃癌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