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健康百龄
    甲型H1N1流感:预防胜于治疗
    2009-11-06
    北半球进入秋冬季后,甲型H1N1流感在意大利、乌克兰、俄罗斯、蒙古、中国等好几个国家迅速蔓延开来,形势十分严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及相关国家提供的最新数据,意大利约有25万人感染甲流病毒,其中18个患者医治无效死亡。在乌克兰,有超过25万人患上甲流,其中重病者235人,病死者70人。与乌克兰毗邻的俄罗斯,情况也不容乐观,甲流大规模爆发,确诊患者超过2万5000例,其中有10人病死。俄罗斯的邻国蒙古有812人患上甲流,死亡病例为5例。

      在中国,截至昨日为止,全国已有5万1490例甲流确诊病例,已治愈3万8644例,重症病例累计153例,治愈43例,死亡8例。

      这些数字,无疑是令人触目惊心的。问题是,现在还不是甲流大规模爆发的最严重时刻。世卫组织发言人哈特尔日前警告,流感的高发期通常是在每年的1月到2月之间,因此尽管目前甲流病例已大量出现,但高发期也许尚未到来。

      令人忧心忡忡的是世卫组织西太平洋本部专家的说法。他预测,在进入冬季后,全球每天会出现10万名甲流患者,直到全球人口的80%都感染后疫情才会结束。

      甲流病毒的跨物种感染,是另一个令人担心的问题。最近,美国出现了全球首例猫只感染甲流病例,台湾也出现了猪只感染甲流病例,这些都是由人类把甲流传染给猫只和猪只的病例。病毒学家担心的是,甲流病毒很可能会在跨物种传染的过程中,发生病毒基因重组,变成更具威力、更加可怕的新病毒。

      甲流病毒是否会变种,那是后话,暂且不提。就甲流本身而言,世卫组织认为接种疫苗是预防甲流的最好方式,孕妇、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尤其需要接种疫苗。

      世卫组织还特别指出,甲流疫苗在全球开始大范围接种以来,出现的一些副作用都是非常轻微和暂时性的,与接种普通流感疫苗出现的副作用没有区别。事实上,中国、加拿大等国家,已经在全国范围开展了接种疫苗工作,而且没有什么副作用。以中国为例,截至本月3日,中国已有超过400万人接种了甲流疫苗,有不良反应的只有300多例,不过是占了0.0075%,微不足道。

    为了因应可能出现的甲流大爆发,我国卫生部已经向全国18间综合诊疗所和400多间流感诊所派发了5万剂的甲流疫苗,以便让公众接种疫苗。

      至今为止,接种甲流疫苗在我国并非强制,而是听由公众自愿。由于选择权在于公众,不同诊所制定不同的疫苗费用标准,也是合理的,这就是自由市场的原则。

      既然世卫组织认为接种疫苗是预防甲流的不二法门,而且甲流疫苗也没有什么副作用,公众应该踊跃接受接种,毕竟预防胜于治疗。

      有些公众可能认为30元左右的疫苗费用挺高,不舍得注射,但是如果万一不幸患上甲流,其医疗费用就远远不只这个数目了。

      不过,如果甲流蔓延情况进一步恶化,或许政府应该考虑在全国范围,至少是在孕妇、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中,推行强制性的接种甲流疫苗政策,并考虑给与收入较低的公众适度的津贴或补助。

      除了接种疫苗以外,保持卫生的生活习惯,如勤于洗手、不随地吐痰、有感冒症状就去看医生等,应该也有助于降低感染甲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