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中药五年增六成
2009-10-21
有深厚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的中药越来越受本地人,特别是年轻人欢迎。数据显示,从中国进口到本地的中药材、中成药及中药保健品在过去五年增加六成,去年进口量总值超过4700万元。
中药之所以在本地日益走红主要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具有一定疗效的中药采用天然成分、药性较西药温和,而且副作用少。
新加坡中药团体联合委员会主席李长沙引述最近一项调查数据说明中药在本地受欢迎程度:本地每四人中就有三人使用过辅助替代药物,当中以中药最为普遍,有近九成表示使用过中药,另外有8%使用印尼传统草药加姆(jamu),其余3%使用印度Ayuverdic草药疗法。
新加坡人对中药的强劲需求带动本地中药制造商茁壮成长,获准在本地市场销售的8767种中成药品当中,有三分之一在本地制造。
本地中药制造商放眼区域
不过鉴于本地市场有限,本地中药制造商已经放眼区域,除了邻国印尼、马来西亚,开放中的越南是下个兵家必争之地;中国出口到越南的中药在短短一年内增加超过四成,从2007年的总值6663万元增加到去年的9808万元。
受访中药制造商认为,由于本地卫生科学局对制药商设下严谨监管机制,这普遍被视为品质安全保证,所以打着“新加坡制造”旗号对他们进军区域市场有很大帮助。一些本地中药零售商向制药商反映,甚至有中国旅客特地来本地量购像给婴孩疏风清热的“保婴丹”以及压惊的“惊风散”等产品回国使用。
为了给本地中药制造商提供一个跟区域其他国家的药商、出入口代理商一个交流并商讨合作的机会,为拟议在2015年建立的亚细安区域共同市场做好准备,新加坡中药团体联合委员会联同新加坡中药学院将在12月主办首届“传统药博览会2009”。
人们除了可以在这项为期三天的传统药博览会上看到本地中药制造商的中药产品、药膳配方、保健品、针灸按摩与其他理疗仪器,来自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的参展药商也会展示他们的药品。据主办单位透露,已经确定有75个参展商参展。
其中一个参展商是准备朝区域扩展业务的本土中药制造商钟炎洲私人有限公司。
该公司原本只是从事进出口贸易,并取得老字号王老吉凉茶在本地的独家代理权,自五年前改而投入中药和保健品的生产后,目前它生产的中药多达400种,包括关节骨宝、有助降低血脂的脂康红曲、促进心脑血管循环的银杏叶片。它半年前还在淡滨尼设立附设中医诊所的中药专卖店,进一步建立自己药品品牌。
经济衰退对中药行业并没有造成太大冲击。该公司董事经理钟衍燊告诉本报,过去一年,公司产量上升30%,而据他观察,使用中药品的消费者有年轻化趋势。
另一家参展的本地中药制造商是中国唐山中药制造公司。这家以嫦江牌琵琶膏、止咳露闻名的老字号希望透过博览会寻找合作伙伴,把他们生产的10多种中药带进区域市场。
传统药博览会将在12月4日到6日举行,地点在新达城404号展厅。第一天只供业内代表参观,第二和第三天开放给公众,开放时间是上午11时到晚上7时,入场免费。主办单位希望博览会能吸引两万人参观。